在声光影中凝聚民族团结的力量
2024-04-24 15:05:35          来源:湖南学习平台 | 编辑:唐先彬 |          浏览量:9075

在声光影中凝聚民族团结的力量

——芷江和平湖夜游景区创新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芷江侗族自治县隶属湖南省怀化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和平文化影响深远,侗族文化风情浓郁。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积极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寓教于游。2023年以来,芷江将和平湖夜游景区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教育的“实景课堂”,通过灯光、造景、多媒体投影、音乐等表现手法,将和平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民族“三交”等元素一一呈现,讲好各民族守望相助、心心相印的民族团结生动故事,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声光影艺术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篇章。

芷江和平湖夜游景区不仅是一处独特的旅游胜地,更成为一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教育的闪亮名片。2023年9月,芷江和平湖夜游景区被授予“怀化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2024年春节期间,芷江和平湖夜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7.6万人次。日前,该旅游景区获评2023年湖南文旅新业态示范基地。

盛世侗乡梦逐月

一幕幕峥嵘岁月,一次次流转迁回,从视觉震撼到入脑入心。芷江和平湖夜游景区突出“融”的主基调,以芷江千年历史文化、和平文化为核心,民族文化为特色,以和平湖水上游线为基点,传承千年民族文化,优化整合水陆人文景点连点成线,将舞水河芷江段建造为芷江和平文化旅游目的地,营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夜游体验全程4公里,约40分钟,分6大篇章,途经龙津风雨桥、风雨连廊、和平大桥、天后宫等11处景观。

登船不久,便来到了风雨连廊索子街,进入第一篇章:《盛世侗乡梦逐月》。

在这里,大家欣赏到了千年侗乡的民族风情:或是那编织了侗乡多彩风情的五彩侗锦;或是那把酒言欢,传唱侗歌,在侗寨月地瓦中互通情愫的人们;或是在芦笙节、花炮节、斗牛节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载歌载舞,彻夜欢呼;或是人们在月色中用天籁般的侗族大歌动情歌唱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表达和谐幸福的愿景,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沅有芷兮澧有兰

走过风雨连廊,越过“雁塔秋风”,便进入了第二篇章《沅有芷兮澧有兰》。芷江的美令古人沉醉,也令今人自豪。随着光影墙的变换,让游客回到了古沅州,借用文人墨客的眼睛,去重读这一方青山绿水。

当年,屈原流放到此,见这里盛产芷草香花,吟唱一声:“沅有芷兮澧有兰”。因此,乾隆元年,命名了芷江县。这个芬芳的名字,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戴屈原,也继承和发扬了屈原高洁的人格精神。屈原爱国恤民、廉洁奉公、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深深地融入侗乡儿女和各民族游客的血脉。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教育是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芷江和平湖夜游景区以中华文化为重要内容的社会教育,能够引导各族群众深入了解芷江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脉络,了解中华文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重要贡献,从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鹰猎长空荡波影

船继续行走,突然,一声尖锐的警报,炮弹轰炸、烽火硝烟……一幕幕抗战画面呈现在眼前,进入了光影秀的第三篇章《鹰猎长空荡波影》。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芷江这座千年古城,一时间成了血与火的战场。为了修建抗战机场,来自芷江周边11县的民众浩浩荡荡涌向这里,保家卫国。后来,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进驻芷江,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他们驾驶着漆着鲨鱼头的战机掠过㵲水上空,展现他们的雄姿。

战火浓烟,房屋坍塌,无数英雄的鲜血流淌而来,汇聚㵲水河……光影画面上,展现了一幕幕中国军民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场景。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全民族抗战,抗战精神增强了各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团结意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同心同德,共同奋斗,汇聚起磅礴伟力,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纸降书落芷江

进入第四篇章《一纸降书落芷江》,和平大桥便呈现在眼前。其犹如一位和平使者,伫立㵲水,除有交通、观光效益外,也凸显芷江的形象,更具有彰显和平的意义。

“1945年8月15日,我听见广播传来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我们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船继续向前,穿过和平大桥,广播里传来了欢庆的声音。

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飞抵芷江,代表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举国欢庆,世界瞩目。我们首次以战胜国的姿态,从芷江,向世界庄严宣告。

这场胜利,是中华民族艰苦抗战的历史回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道耀眼光芒。“和平”文化的种子,从此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画面上,华夏大地唯一的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受降纪念坊巍然耸立,四柱三拱门的血字造型,凝聚着英雄的热血,镌刻着战士的忠魂,警醒着世人: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鹰猎长空荡波影。芷江和平湖夜游景区通过光影艺术,将爱国主义、抗战文化相融合,生动昭示了各族人民朴实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各族群众对爱党、爱国和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理念。

幸福芷江新时代

“入夜玄歌雅韵流,满城灯火映谯楼。”随着画面的转变,进入了第五篇章《幸福芷江新时代》。

画面上,芷江儿女意气风发,美丽侗乡政通人和,各族儿女安居乐业,携手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底色”越来越亮,“成色”越来越足。

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迈向幸福美满新生活 。在走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芷江正朝着国际旅游名城、中国魅力侗城、湖南临空产业新城、怀化城市副中心这个“三城一中心”目标千帆竞发、乘风破浪,齐唱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时代赞歌。凝聚各族人民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寻遇和之城

在芷江,除了有独一无二的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还有一座中国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承载了芷江繁华昌盛的古今记忆。至此,芷江和平湖大型水陆光影秀便进入最后一个篇章《寻遇和之城》,见证芷江千年来的光影岁月。

清乾隆年间,芷江为沅州府治所在地,当时的芷江十分繁荣,是周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善于做生意的福建客家人集聚到芷江,将原来的福建客民会馆重建为天后宫。在这里,厚重的历史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是民族团结的福地。

加强妈祖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芷江依托天后宫这一文化交流载体,扎实推进芷江妈祖文化联谊会、妈祖文化交流研发中心等协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对台民间妈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进两岸同胞情谊,深化了“两岸一家亲”理念。

画面上,秀美的山水,热闹的商埠,激烈的战斗,展示了芷江历史变迁。虽经沧海桑田,却沉淀着历史的芬芳,虽经战争苦难,却葆有着美丽的面庞,展示各民族新时代生活的发展变迁,传递美好生活感受。

在芷江,自古以来就有各民族“同顶一片天、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的优良传统,这里是各民族和谐共生、守望相助的家园。 而今,这座独具魅力的和平之城继续以其包容的精神,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顽强拼搏,共建幸福家园,奋力谱写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章,全面开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局面。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创建的各项活动中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助力添彩。”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唐成铁表示,芷江打造和平湖夜游景区,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方式,让人们在声光影中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扩大社会教育面,就是为了能在每一位市民心中种下一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侗乡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责编:唐先彬

来源:湖南学习平台

市级
县级
专题专栏
特别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